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葉世觀 吉貝觀光資源分享「吉貝石滬」



吉貝石滬



石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疊砌石堤,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只有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得以發展。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泮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而澎湖則可能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

石滬分佈在吉貝嶼四周的石滬有88座,密度居全縣之冠,先民就靠著這一畦畦的海田,胼手胝足的養活世世代代子孫,因此吉貝又有「石滬的故鄉」之稱。
早年的石滬不但是澎湖潮間帶最大型、最重要的捕魚設施,也是風強浪大的秋冬時節,唯一比較可能有大量漁獲的一種漁業活動。當時的各項工具和技術都還很原始,想要修建石滬並不容易,大概只能在比較靠近岸邊的淺水后填造一些結構簡單的弧形石堤來捕魚。澎湖最早石滬記錄,可能是清康熙50年(1720)的〈臺灣縣志〉所記載的「澎湖雜稅,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到現在至少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了。吉貝的石滬記錄則首見於乾隆36年(1771)的〈澎湖紀略〉,當時全澎湖共有大滬2口,小滬69口半,其中吉貝有大滬1口、小滬4口,約佔全澎湖的7%。

日治後,因為工具、技術不斷的改良,也累積了更多的海洋經驗和對魚性的認知,人們才有能力到離岸比較遠的水域去修造石滬。到了大正6年(1917),澎湖的石滬總數已增加為314口;吉貝的石滬更在前後30年之間,從原來的5口增加到70口,約佔全澎湖的22.3%,幾乎每一家戶都擁有或多或少的滬份。

到昌和10年(1935)以後,雖然機器動力漁船陸續增加,先後引進的各種新式的漁具、漁法也日漸普及,而使得近海及沿海的漁獲量不斷的提高,但石滬漁業的總漁產量卻仍然是一枝獨秀。根據戰後〈澎湖縣統計要覽〉的統計,澎湖在民國39年(1950)的漁獲總值有21331千元,其中石滬的產值還佔有77.4%,約有16500千元;而當時正在勃興的焚寄網漁業的產值卻只佔17.9%,只有3810千元。

此後,澎湖的沿近海漁業的益進步,漁獲量也逐漸超過石滬,但是吉貝地區的石滬漁獲卻沒有因而驟減;直到民國60年(1971)以後,才因為石滬的股份越分越細,持分的人數越來越多,個人獲利機會越來越少,而逐漸失去吸引力;約到民國70年(1981)左右,更因為漁村的青壯人口大量的外流,而一蹶不振。根據民國88年(1999)的調查統計,當時澎湖全縣的石滬總數共有558口,吉貝不但以88口石滬(約佔15.8%)居全縣之冠,而且還有1/3左右仍在使用。

吉貝居民通常都會依石滬的地理位置把距離海岸比較近,退潮時水深在1公尺以內的石滬稱為「淺滬」或「高(音kuan5)頂滬仔」;而把離海岸比較遠,退潮時水深還有1.5公尺以上的石滬稱為「深水滬」。但是在構造上,無論是淺滬仔還是深水滬,都有簡單型(俗稱為「籠仔圈」)和有滬房的兩種類型。

淺滬仔大多是簡單型的籠仔圈,有滬房的只有內溝、沙滬仔、東滬仔等少數幾口;深水滬則以有滬房的石滬居多,只有瀨仔、西坪仔、深滬仔、大半洋等幾口是籠仔圈。

籠仔圈可以說是吉貝石滬的原型,早期都只有一道弧形的滬堤,後來才因為經驗的不斷累積,而在滬堤裡頭增建一道俗稱為「岸仔」的矮堤,來縮小捕魚的水域。深水滬的籠仔圈則除了增建岸仔之外,還會根據個別石滬的需要而設置一些「滬牙」,以供滬主站在滬牙上面(不用下水)撈捕丁香魚或白鱙仔。

岸仔通常都有一端和礁石相連,否則就得做成「〉」字形,在另一端和滬堤之間則必須留一個小缺口,以便形成一個範圍比較小的集魚區(在裡面抓魚比較省力)。有些岸仔則設在滬堤的入水口,兩端分別和礁石及滬堤的「爪仔尾」相連,以防止進入滬中的魚再逃出滬堤外去,滬牙則是深水滬仔的滬堤或岸仔的支堤,也是撈捕丁香專用的「工作枱」。長度都很短,高度也不高,只有大退潮時才會露出水面;和滬堤相連的地方還要再降低一些,以便留出一個俗稱為「巷仔路」的缺口,供魚兒通過。滬牙的形狀有「〉」形和「一」字形兩種,還有「正牙」、「貼牙」或「副牙」之分。正牙的數目都和石滬的股份數相同,每位滬主都可以分配到一支;貼牙則是為了補貼漁獲比較差的正牙使用者而增設的,不一定每一位滬主都要分配到,所以數量比正牙少。

可能是基於增建了岸仔的籠仔圈,在集魚、捕魚上都有明顯改善的經驗,一些比較晚建的石滬就直接把滬堤中段或適當的部位,改成一個向外突出的集魚區,稱為「滬房」或「滬目」。滬房都設在石滬中海水比較深的地方,成楕圓形開口(俗稱為「滬門」)必須正對著海退潮時的流向,底下還要設一道沉水的門檻以防止魚兒逃出去,是整口石滬中最主要的捕魚區。而原來的滬堤則成為滬房的左右兩臂,俗稱為「伸腳」,只剩下誘使魚兒隨著退潮的海水游進滬房的功能。這種有滬房的石滬大多設在海水比較深的地方,所以漁獲都比較好,因此大多會在滬房和伸腳的交接處設一、兩個俗稱為「漁井」的坑洞,來暫時存放不方便隨身攜帶的大魚。

有些滬房裡海水太深的石滬,後來也援用籠仔圈的「岸仔」,來克服抓魚的因難。像「舊瀨仔南」、「礁仔尾」這兩口就把和伸腳交接處的部份滬房拆掉,改成一道比較低矮的岸仔;也就是在滬房裡再闢設一個海水比較淺的集魚區,以便把滬房裡的魚趕到岸的裡面去捕捉。而「船仔頭」和目斗嶼的「新滬」則在滬房裡增建有滬牙,讓滬主們站在上面撈捕丁香;只是前者只有兩支滬牙供當天的滬主專用,而後者則設有14支,供每位股東在同一個潮汐中使用。

吉貝絕大部份的石滬都建在礁岩旁邊,滬堤多會有一端和礁岩相連,以便漁民上下滬堤。一般都稱石滬和礁相連的那一端為「滬頭」,另一端則稱為「滬尾」,滬尾的末端則要向內捲曲,才能減少游入石滬裡的魚再游出堤外的機會。一些建在離礁岩比較遠的石滬,就得在滬堤的某一端增建一道連接到礁岩或岸邊的矮堤(俗稱為「腳路」),以方便漁民通行。「印仔腳」這口有一端和礁石相連的石滬,則因為滬堤上的側風太強,而在滬
堤內側增建了一道很長的「腳路」,來增加滬主巡滬的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